谅解书免除一切责任有效吗
缙云律师哪个好
2025-05-18
法律分析:
(1)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表达对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谅解的文书,在量刑上可使嫌疑人、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。不过,其对刑事责任的免除通常是无效的。因为犯罪行为影响的不只是被害人权益,还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,司法机关会依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。
(2)在民事责任方面,若双方协商一致,且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、不损害国家及第三人合法权益,谅解书中免除民事责任的内容有效。所以,谅解书不能免除全部责任,刑事责任要根据法律和司法程序来确定。
提醒:
在签署谅解书时要明确其对刑事和民事责任的不同效力,因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,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对于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而言,不能仅依赖谅解书免除刑事责任,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工作,如实供述罪行,争取通过良好的认罪态度获得从轻处罚。
(二)在涉及民事责任时,双方达成免除约定需确保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,不损害国家及第三人合法权益,以保障约定的有效性。
(三)被害人及其家属出具谅解书时要明确其作用范围,避免误解谅解书能免除一切责任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九十条规定,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,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。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;对于犯罪情节轻微,不需要判处刑罚的,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。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。这表明谅解书在刑事责任方面只是影响量刑的一个因素,而非能直接免除刑事责任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谅解书免除一切责任通常部分有效。谅解书是被害人及其家属对犯罪者表示谅解的文书,能影响量刑,但无法免除刑事责任,因为犯罪行为还危害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,是否追责由司法机关决定。
2.对于民事责任,只要双方达成一致,且不违背法律强制规定、不损害国家和第三人合法权益,谅解书中免除民事责任的约定是有效的。总之,谅解书不能免除全部责任,刑事责任需遵循法律和司法程序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谅解书免除一切责任一般部分有效,无法免除全部责任,刑事责任需依法律和司法程序确定。
法律解析:
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表示谅解的文书。在刑事责任方面,由于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被害人权益,还损害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,所以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决定,谅解书通常不能免除刑事责任,仅可在量刑上对嫌疑人、被告人起到从轻、减轻处罚的作用。而在民事责任上,若双方达成一致,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、不损害国家及第三人合法权益,谅解书中关于免除民事责任的约定有效。总之,不能认为谅解书能免除一切责任。如果遇到涉及谅解书及责任免除的法律问题,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谅解书免除一切责任通常部分有效。它是被害人或家属对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表示谅解的文书,能在量刑上让嫌疑人、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,但难以免除刑事责任。犯罪行为侵犯了被害人权益,也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,司法机关会依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。
2.关于民事责任,若双方达成一致,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、不损害国家及第三人合法权益,谅解书中免除民事责任的约定有效。
3.解决措施和建议:对于被害人或家属,出具谅解书时要明确其作用范围,避免误解。对于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,不能因有谅解书就认为可免除全部责任,应积极配合司法程序。司法机关需严格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处理,确保司法公平。
(1)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表达对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谅解的文书,在量刑上可使嫌疑人、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。不过,其对刑事责任的免除通常是无效的。因为犯罪行为影响的不只是被害人权益,还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,司法机关会依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。
(2)在民事责任方面,若双方协商一致,且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、不损害国家及第三人合法权益,谅解书中免除民事责任的内容有效。所以,谅解书不能免除全部责任,刑事责任要根据法律和司法程序来确定。
提醒:
在签署谅解书时要明确其对刑事和民事责任的不同效力,因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,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对于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而言,不能仅依赖谅解书免除刑事责任,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工作,如实供述罪行,争取通过良好的认罪态度获得从轻处罚。
(二)在涉及民事责任时,双方达成免除约定需确保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,不损害国家及第三人合法权益,以保障约定的有效性。
(三)被害人及其家属出具谅解书时要明确其作用范围,避免误解谅解书能免除一切责任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九十条规定,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,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。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;对于犯罪情节轻微,不需要判处刑罚的,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。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。这表明谅解书在刑事责任方面只是影响量刑的一个因素,而非能直接免除刑事责任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谅解书免除一切责任通常部分有效。谅解书是被害人及其家属对犯罪者表示谅解的文书,能影响量刑,但无法免除刑事责任,因为犯罪行为还危害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,是否追责由司法机关决定。
2.对于民事责任,只要双方达成一致,且不违背法律强制规定、不损害国家和第三人合法权益,谅解书中免除民事责任的约定是有效的。总之,谅解书不能免除全部责任,刑事责任需遵循法律和司法程序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谅解书免除一切责任一般部分有效,无法免除全部责任,刑事责任需依法律和司法程序确定。
法律解析:
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表示谅解的文书。在刑事责任方面,由于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被害人权益,还损害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,所以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决定,谅解书通常不能免除刑事责任,仅可在量刑上对嫌疑人、被告人起到从轻、减轻处罚的作用。而在民事责任上,若双方达成一致,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、不损害国家及第三人合法权益,谅解书中关于免除民事责任的约定有效。总之,不能认为谅解书能免除一切责任。如果遇到涉及谅解书及责任免除的法律问题,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谅解书免除一切责任通常部分有效。它是被害人或家属对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表示谅解的文书,能在量刑上让嫌疑人、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,但难以免除刑事责任。犯罪行为侵犯了被害人权益,也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,司法机关会依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。
2.关于民事责任,若双方达成一致,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、不损害国家及第三人合法权益,谅解书中免除民事责任的约定有效。
3.解决措施和建议:对于被害人或家属,出具谅解书时要明确其作用范围,避免误解。对于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,不能因有谅解书就认为可免除全部责任,应积极配合司法程序。司法机关需严格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处理,确保司法公平。
上一篇:帮信罪最多羁押多少天
下一篇:暂无 了